咱们国家近些年在中亚布局挺深的,尤其和哈萨克斯坦这关系,是越来越铁。
一个很重要的合作,就是盯上了哈萨克斯坦丰富的家底儿——尤其是他们地底下那些宝贝稀土矿。
这事儿本身就挺有意思的,要知道咱们中国自己就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国际上搞稀土相关产业的,都习惯性地得看看中国的动静。
这就好比是个“风向标”,我们这边一咳嗽,那边产业链可能就得重感冒。
可是呢,最近有点小插曲。
咱们一边跟哈萨克斯坦加深稀土合作,另一边呢,邻居韩国似乎有点儿坐不住了。
他们也想直接找哈萨克斯坦买稀土,而且看那意思,是想绕过咱们中国这条线。
这就引得不少人好奇了:韩国这么一手操作,到底想干嘛?
又能真的绕过咱们吗?
对咱们会产生啥实际影响?
咱们这边呢,又是啥态度?
先得说清楚哈萨克斯坦这家底有多厚实。
这国家地广人稀,东西是真多。
石油陆地储量就有几十亿吨,海陆天然气储量加起来更是几百亿立方米的级别,简直富得流油(气)。
钨矿储量排世界第一,超过200万吨。
至于稀土,虽然具体的家底明细还没完全摸清,但普遍的说法是,储量相当可观,属于国际上稀土资源潜力巨大的国家之一。
光是这资源禀赋,就足够让人流口水了。
按理说,哈萨克斯坦要找稀土买家合作,咱们中国简直是最优解:技术顶尖,提炼能力全球数一数二,这可不是吹牛,美西方那边都得捏着鼻子认。
地理位置上邻居加邻居,陆路连着,运输起来又快又便宜,成本能省一大截。
你说这多好的事儿?
但现实是,哈萨克斯坦还是和韩国也勾搭上了,谈起了稀土买卖。
这就有点让人看不懂了。
要说哈萨克斯坦为啥要“舍近求远”?
其实人家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韩国那边呢,当然也有自己打的主意。
韩国那边的情况比较急。
他们可是电子产品和半导体的大玩家,全球能排上号的。
做这些东西,稀土那就是必不可少的“工业维生素”,像高性能磁铁、发光材料啥的,都得用到。
可惜的是,韩国自己地头上,这玩意儿稀罕得很,基本上只能全靠进口。
以前主要的来源地是谁?
对,就是咱们中国。
但最近几年不一样了,咱们对稀土这类关键矿产的管理更精细化了,出口规矩也多了一些。
这下韩国就慌了,进口变得不那么顺畅,国内库存也告急,不少工厂都担心原材料断供。
所以他们就疯了似的四处找矿,连蒙古那种地方都不放过,还一度提出想借用咱们的港口来运蒙古的稀土,这操作也算另类了。
现在他们找上哈萨克斯坦,那目的就太明显了:就是想多找几个供货商,别把鸡蛋都放在中国这一个篮子里,要多元化自己的稀土供应链。
说白了,就是想减少对咱们的依赖,心里踏实点。
那哈萨克斯坦这边又是图啥呢?
难道就为了韩国这一单买卖?
肯定不止。
哈萨克斯坦在外交上一直玩的是“平衡术”,跟谁都交朋友,尽量不得罪大国,毕竟他们国家的经济命脉很大程度上就靠卖矿呢,客户越多越好。
这次跟韩国合作,卖点稀土是一方面,但更深层次的愿望,是希望能借助韩国(或其他国家)的力量,把自己的产业搞上去。
啥意思呢?
就是哈萨克斯坦现在可能主要还是卖“原矿”或者初步加工品,他们也想提高自己开采和提炼稀土的技术水平,把更多的钱留在自己国内,让产业链更长、更值钱。
韩国这边倒是挺配合哈方愿望的,拍胸脯说“没问题”,要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来帮着哈萨克斯坦升级矿产能源产业,甚至承诺要投资哈萨克斯坦的电力、通讯这些基础建设,要帮人家建立一套“完善的核心矿物供应体系”。
听起来蓝图很美好,对吧?
不过网友们听到这儿可能要笑出声了:韩国帮忙升级稀土技术?
帮哈萨克斯坦提高提炼加工能力?
你逗我呢?
韩国搞搞半导体是厉害,整点泡菜、韩流也是全球皆知,但说实在的,在稀土这种极其复杂、高难度的提炼和分离技术上,他们跟咱们中国比,那真不是一个档次的。
咱们这边技术是几十年磨一剑,产业规模大、经验足、成本还低。
韩国的相关技术储备,说实话,可能连入门级都够呛。
全球挖出来的稀土矿,很大一部分不还是得千里迢迢运到中国来加工?
这就是技术的硬实力差距。
所以韩国说要靠技术“带动”哈萨克斯坦,网友普遍觉得这事“画饼”成分太大,能不能落地,能落到什么程度,得画上个大问号。
有网友就调侃:“这相当于找个二把刀师傅,去教别人怎么造航母?”
现在大家都关心的是,哈萨克斯坦跟韩国这么一搞,对咱们中国到底有啥实质影响?
咱们的态度又是什么?
其实仔细掰扯掰扯,这事儿啊,影响可能真没大家想的那么大,或者说,想绕过咱们中国,这事儿本身就很难成。
首先一个大麻烦就是距离。
哈萨克斯坦在哪?
那是亚欧大陆的深腹地,严格的内陆国。
韩国在哪?
东亚的半岛。
这两者之间,直线距离就差不多有5000公里!
你说走空运?
那可是按公斤算钱的,而且一趟也运不了多少吨。
真要大批量运输矿石这种东西,成本能把人吓死。
唯一经济可行的办法,就是走陆运加海运。
但是哈萨克斯坦不通海啊!
他们的稀土想运到韩国,第一步必须得通过陆路运输。
最优路线是啥?
正是连接中国西部和哈萨克斯坦的中哈铁路和公路网!
这些矿产得先装上火车或者卡车,咣当咣当运到咱们的新疆口岸,再横穿整个中国内地(或者沿着咱们的铁路网络走),最终抵达东部沿海的大型港口,比如连云港、青岛、上海这些地方。
到了港口,才能再装上远洋巨轮,漂洋过海送到韩国的釜山或者仁川。
你看这流程,绕得开中国吗?
几乎不可能。
想不走咱们的铁路、公路、港口?
难度系数爆表。
咱们这边只要稍微在过境运输的规则、效率上“做点文章”,或者按照正常程序严格检查什么的,韩国那边和哈萨克斯坦的合作节奏、物流成本就得大受影响。
说白了,物流命脉,一大半还是捏在咱们手里。
想绕开?
门都没有。
所以很多网友觉得,韩国这波操作,有点像“掩耳盗铃”,最后折腾来折腾去,发现还是离不开中国的基础设施。
再看看咱们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关系。
这可不是一般的经贸往来。
中国早就是哈萨克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了,两国的贸易额可是几百亿美元的量级,占据了哈萨克斯坦全年贸易额的很大一块份额!
咱们买哈萨克斯坦的东西,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矿产这些东西,那真是人家出口的“大头”。
这个经济上的高度依赖,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捆绑。
对于哈萨克斯坦来说,中国这个“金主爸爸”的份量,显然比韩国那点合作意向重得多。
两边高层互访频繁,各种战略协议签了一大堆,合作盘子非常大。
在这个基础上,哈萨克斯坦会为了韩国那点量(相比中国市场)和听起来有点悬的“技术转移承诺”,去得罪最重要的客户和邻居?
明眼人都觉得不太可能。
除非韩国能给哈萨克斯坦带来比失去中国市场更大的利益,但这几乎不可能。
因此,网友们普遍觉得,哈萨克斯坦肯定会很谨慎地处理跟韩国的合作节奏,确保不会踩到中国的红线。
最后,还得回到那个技术硬伤。
前面说了,韩国在稀土技术上是真不行。
就算哈萨克斯坦把矿石挖出来了,以他们自己目前的提炼能力,也加工不出多少高端产品。
韩国倒是说要帮忙,可问题是,他们自己都依赖别人呢,拿什么帮?
最终,这些挖出来的稀土矿砂,很大可能,还是得寻求“哪里能提炼”的问题。
放眼全球,成本最低、技术最成熟、能力最全、产业链最配套的基地在哪?
不好意思,还是在中国。
这不又绕回来了吗?
就算签了合同,矿挖出来了,最关键的加工环节很大可能还得依赖中国。
这相当于卡脖子的问题,韩国和哈萨克斯坦一时半会儿都没能力自己解决。
所以,综合来看,韩国想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稀土来绕过咱们,降低对中国的依赖,这个想法可以理解,毕竟谁都想供应链安全嘛。
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堪比登天。
地理上的天然障碍(必须经过中国运输)、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巨大经济依赖、以及韩国和哈萨克斯坦在关键的稀土提取加工技术上的明显短板,这几座大山横在前面,足以让这计划基本停留在“想法”阶段。
咱们国家对这事儿的淡定态度,可能也正源于此。
看着热闹,实则动摇不了根本,甚至物流环节还绕不开咱们。
做好自己的事,保持技术领先和战略定力,保持和哈萨克斯坦互利共赢的良好合作,保障咱们自己的资源供应和产业升级需求,这才是真正的王道。
至于韩国那边的动作?
权当是国际资源市场上一个有点“拧巴”的小插曲吧,估计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a股加杠杆,配资股票推荐,股票配资第一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