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6万月租甲醛房”“提灯定损”等租房乱象,仍让租房人心有余悸之时,《住房租赁条例》的出台恰逢其时。这部将于今年9月15日施行的法规,为治理“串串房”“群租房”等沉疴痼疾提供了法治武器。
根据克而瑞长租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22个重点城市的集中式长租公寓,共计约288个新项目入市,新增房源数量约为11.73万套(间),同比增长2.97%,租房甚至长租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
但长期以来,租赁市场尚处在野蛮生长阶段:非居住空间改造成隔断房存在安全隐患,“高收低租”的二房东卷款跑路,甲醛超标房披上“美颜”外衣流入市场……这些乱象时有发生,既打击了租客的居住安全感,也让诚心做事的房东和正规租赁企业望而却步。当前,租赁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居住选择,出台国家层面的住房租赁法规势在必行。
《住房租赁条例》的生命力在于针对性。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指出,“群租房”“高收低租”“虚假房源”等一系列住房租赁市场乱象,都能在《住房租赁条例》里找到针对性的条款进行规范。例如,明确厨房、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出租,从源头遏制“隔断房”安全隐患;要求租赁企业设立资金监管账户,为“高收低租”骗局上了“紧箍咒”;强化装饰装修安全标准,让“甲醛房”在法律层面无容身之地。
更值得关注的是,它跳出“重约束轻平衡”的思维,既规定出租人不得无故扣减押金、需为腾退留足时间,也明确承租人不得损坏房屋结构,通过权利义务的对等设计,构建稳定的租赁关系。
这种平衡将重塑市场生态。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该条例将提升租赁市场稳定性,激励房企从建设到运营的转型,推动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新模式发展。虞晓芬更是将其视为“我国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化、法治化进程的里程碑”。
从“处处踩坑”到有法可依,《住房租赁条例》的价值不仅在于规范当下,更在于为“租购并举”制度筑牢根基。当租房成为一种稳定选择,城市的居住温度与发展活力,都将获得更坚实的支撑。
文|赵文霞
a股加杠杆,配资股票推荐,股票配资第一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