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职业股民的操盘手记:我是如何在股市中实现财务自由的?
清晨6点,潮州的阳光刚刚洒进窗台,老陈已经泡好了一壶凤凰单枞。
茶香氤氲中,他慢悠悠地吃完一碗牛肉粿条,顺手翻开手机里的自选股列表。
"今天该盯哪几只呢?"他眯着眼笑了笑,16年的职业炒股生涯,早已让他练就了"盘感"。
很多人以为炒股就是盯着K线追涨杀跌,但老陈的日常却出奇地简单:上午专注两小时,下午偶尔扫几眼盘面,收盘后小憩片刻,晚上小酌两杯。这种看似悠闲的生活背后,藏着他用真金白银换来的交易哲学——"市场永远奖励有体系的人"。
1. 两种让散户栽跟头的"收盘陷阱"
去年三月,老陈亲眼见证了一场"收盘魔术"。某只医药股全天横盘,却在最后三分钟突然被万手大单砸到跌停板,次日开盘却直接高开5%。"这就是典型的'打尾盘',"他指着分时图说,"主力故意制造恐慌,就等着散户割肉呢。"
相反的情况更常见:尾盘突然放量拉升,次日却低开低走。"去年新能源板块里,至少有五只票玩过这招。"老陈的笔记本上记满了这类案例。他的应对策略简单粗暴——见到异常收盘价,先减仓一半再说。
2. 职业炒手的"生存法则"
2015年股灾时,老陈的账户也曾缩水40%。"那天我盯着跌停板,手指在卖出键上发抖。"现在回想起来,他总结出三条铁律:
止损比盈利更重要:就像开车必须系安全带,单只股票仓位从不超过20%
下午两点半才是黄金时段:早盘容易情绪化,尾盘半小时才是主力真实意图
K线会骗人,成交量不会:去年他靠这个原则躲过了仁东控股的11个跌停
3. 散户最该警惕的两种心态
在证券营业部当了十年顾问的老李讲过个真实故事:有位大妈在茅台1600元时嚷嚷"太贵了",等涨到2600元却全仓杀入,结果套在历史高点。"这就是典型的'恐高症'和'贪便宜病'。"
老陈的手机里存着两张对比图:
左边是某消费股月线,10年涨了20倍,但期间有7次超过30%的回调
右边是某"妖股"的走势,三个月暴涨300%,然后连续18个跌停
"好公司跌了要敢买,烂公司涨了要舍得卖。"这句话他每天开盘前都要默念三遍。
4. 从5万到500万的交易心法
翻开老陈2018年的交割单,会发现个有趣现象:80%的盈利来自其中3只股票。"真正赚钱的从来不是操作次数,而是抓住主升浪的定力。"他展示了个经典案例:
某半导体股票在突破平台时,他建仓后连续震荡两个月。"当时营业部的小年轻天天笑我'买在山顶',结果第三个月直接翻倍。"说着他调出当时的聊天记录,满屏都是"陈哥求带"的留言。
5. 给新股民的忠告
采访结束时,老陈突然认真起来:"你们写文章别光说赚钱的,一定要提醒读者——"他指着电脑屏幕上正在跳动的数字:
"看见那个模拟盘了吗?我用同样的方法操作,实盘年化35%,模拟盘却亏了60%。知道差在哪吗?"他敲了敲太阳穴:"真金白银面前,人性才是最难战胜的对手。"
窗外,收盘钟声恰好响起。老陈熟练地保存好交易日志,起身时突然回头:"对了,要是有人告诉你炒股能一夜暴富..."他笑着拎起茶壶:"建议先看看他家的茶叶是不是比股票还便宜。"
(文中交易策略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a股加杠杆,配资股票推荐,股票配资第一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