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参考消息网的报道,俄罗斯连塔网援引路透社的消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期向西方盟友提出建议,呼吁他们将各自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25%用于提升乌克兰的国防生产能力。报道指出:“泽连斯基总统呼吁乌克兰的西方伙伴从GDP中提取0.25%,以支持基辅扩大武器生产。”此外,乌克兰还计划在今年夏季签署首批武器生产技术转让协议,并与德国、英国、加拿大、挪威、丹麦及立陶宛等国家展开相关谈判。此前,泽连斯基也曾要求西方国家每年为乌克兰提供约400亿美元的财政援助。
泽连斯基提出这一要求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政治策略。他在公开讲话中,巧妙地将这一援助计划与“欧洲安全投资”紧密联系,强调:“每1欧元的投入,都是在对抗莫斯科扩张主义的防御性投资。”通过这种将乌克兰冲突与“欧洲化”关联的叙事方式,泽连斯基试图把双边援助转化为一种多边责任。以0.25%的GDP计算,欧盟27国每年需要提供约1200亿欧元,这一数字远超2024年欧洲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的年度总额。此外,泽连斯基还刻意选择了GDP占比的方式,而非固定金额的标准,从而避免了“索要过多”这一指责,并巧妙地将援助的压力转移给了经济规模更大的国家,如德国和美国等核心盟友。
展开剩余72%至于西方是否会同意泽连斯基的要求,目前尚不明朗。西方国家在维持对乌克兰支持的同时,也面临自身经济困境。北约秘书长刚提出要求各成员国将军费提高到GDP的5%,而泽连斯基此时再提出0.25%的援助请求,资金从哪里来?民众的税负已经沉重,再增加税负很可能引发反感和抗议。另外,泽连斯基的提议并不是单纯的金钱援助,而是鼓励西方盟友投资乌克兰的军工产业。简而言之,就是让盟友出钱,在乌克兰或其他欧洲国家建立武器生产厂,不仅能够支援前线,还能拉动当地经济,实现所谓的“双赢”局面。
然而,问题在于,西方盟友为什么要为乌克兰提供资金支持?俄乌冲突已持续三年多,乌克兰为西方盟友提供了哪些价值,使得他们愿意继续支付巨额费用?起初,拜登政府的战略是通过冲突让俄罗斯内部陷入混乱,进而推翻普京政权。随着局势发展,目标转向增强对欧洲的控制和从欧盟获取经济利益。欧洲对乌克兰的支持,主要来源于对俄罗斯的恐惧。可是,乌克兰实现了什么目标呢?它没有推翻普京政权,也未能阻止俄罗斯军队的推进,除了日益失去领土,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显著成果。
如今,泽连斯基连请求数百亿美元都变得困难重重,同时他还希望西方国家能够为乌克兰的战后重建提供数千亿美元的资金,这无疑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要求。显而易见,西方的承诺正逐渐变得不现实,而乌克兰的国家机器也将因缺乏外部资金支持而陷入停滞。此时,一位乌克兰政客为泽连斯基提供了一个“出路”。乌克兰最高拉达议员德米特鲁克近日表示,乌克兰与俄罗斯及白俄罗斯的兄弟联盟至关重要。他甚至表示:“俄乌白三个同为一个民族的国家结成兄弟联盟,不仅是理论上的可能,还是必然的!这不仅仅是一个政治课题,更是关系生死存亡的问题。”
如今的乌克兰,经济崩溃,西方支持渐渐消退,冲突依旧没有结束,国内局势愈加严峻。如果所有的出路都被堵死,回头寻求曾经的“兄弟”俄罗斯的帮助,可能真的是唯一的选择。这并不是因为俄罗斯的良好,而是因为乌克兰实在别无选择。战斗已持续三年,乌克兰南部和东部的民众开始产生“想家”的情感。许多人本就能讲俄语,亲戚朋友也多在俄罗斯,甚至小时候的课本也是一样的内容。他们并非亲俄派,而只是希望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在这种现实面前,所谓的“兄弟民族”不再仅仅是政治口号,它可能代表了乌克兰人民生存的希望,这也是目前乌克兰社会中最为真实的民意。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被问及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进展时表示,他认为俄罗斯人与乌克兰人属于同一个民族,“从这个角度看,整个乌克兰都是我们的。”他还提到,俄罗斯军队可能会进一步占领乌克兰的苏梅市,这也是在边境地区建立缓冲区的一部分。他同时表示,虽然俄罗斯不质疑乌克兰的独立性和其人民追求主权的努力,但他强调,乌克兰在1991年宣布独立时,也宣称了其中立、无核的立场。普京进一步指出,如果乌克兰希望实现和平,就必须接受这种现实。
普京强调的乌克兰主权基础,正是1991年《乌克兰独立宣言》中所确立的中立、不结盟及无核原则。这三条原则,如同三把标尺,标定了俄罗斯对乌克兰政策的界限。俄罗斯并不打算吞并整个乌克兰——毕竟,长时间的军事冲突已让俄罗斯的军费支出超过每月3000亿卢布,经济也受到冲突的深刻影响,国际制裁的阴影更是笼罩其上。谁能承受吞下乌克兰的沉重代价呢?俄罗斯真正的目标,是让乌克兰东部的四个州以及其他控制区获得国际法上的承认,把在战场上占据的优势转化为谈判桌上的筹码。
发布于:天津市a股加杠杆,配资股票推荐,股票配资第一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